Mar 11, 2025
突然发现我原来的观测 的MRAS模型似乎搭错了,但是却能用
具体而言,是在电压模型这里有一些环节似乎需要乘上100 ,但是我没有乘。这导致了电压模型和电流模型观测到的气隙磁链的幅值不同(电压模型观测到的很小)
但是因为后面有一个叉乘的环节,幅值的不同并不会干扰角度的观测
notion image

磁链暂态过程的仿真

以下是对定子磁链、(正确的)气隙磁链、(错误的)气隙磁链暂态过程的仿真。
以下仿真的条件是:
  1. t=3-5s,电网三相电压跌落至0
  1. x-y图,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
    1. 不用同步旋转坐标系是位了更好的展现动态过程

定子磁链暂态过程

notion image

(正确的)气隙磁链的暂态过程

notion image

(错误的)气隙磁链暂态过程

Mar 14, 2025 实际上发现,这个是定子漏感的暂态!!或者说,这个是定子电流的暂态
气隙磁链暂态全过程
气隙磁链暂态全过程
电压跌落之前
电压跌落之前
电压跌落一段时间稳定后
电压跌落一段时间稳定后

初步的解释:
notion image
用两个模型观测气隙磁链,最后叉乘产生误差进入PI控制环
但是,其实气隙磁链的幅值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相位信息(由叉乘的性质决定)
也就是说,在XY图里,我们只需要这个圆,圆多大是没关系的
  • 在我观测的电压模型中,出于某种原因,这个圆始终存在,大小变化
NEXT:
  • 学习几篇暂态的论文之后已经可以初步解释定子磁链的暂态过程
  • 下一步需要解释为什么(错误的)气隙磁链暂态下还是能保持一个圆
 
Mar 12, 2025
电压跌落到零,as=0
电压跌落到零,as=0
电压跌落到0.7pu,as=0
电压跌落到0.7pu,as=0
  • 符合预期的一个线性的过程,稳态时表现最差,电压跌落到零时表现最好,中间过程很符合预期(介于两者之间)
  • 稳态时结合电压方程之类的应该很好解释;电压跌落到零的时候用高频信号注入法的那一套来解释;中间过程如何解决?应该只是一个数学上说明的问题

调节 的增益到10,明显发现静态误差减小了
另外一个思路:可以把 的系数 作为一个可调量,这个决定了系统的静态误差(理论上系数为 的时候静态误差是零)
  • 电网电压跌落到0,那么
  • 电网电压部分跌落,通过数学方法或者其它手段(仿真足够多次数把最佳的 用数值方法拟合出来)整定出合适的 ,使得其即能够有故障穿越能力,甚至能在故障穿越过程中消除静态误差
所以,整体的方案是:
  1. 稳态时,
  1. 暂态时,测得电网跌落量 ,根据 实时调节 (前馈?)
    1. 即使2做不到,那么我们就让 ,效果也是很好的,误差10°左右
      此外,因为是很有规律的静态误差,一定是可以发现其规律对误差进行补偿的;即使不能用数学物理推导,用机器学习之类肯定可以解决
 
电压跌落到0.7pu,且as=10
电压跌落到0.7pu,且as=10
电压跌落到0.7pu,as=100pi
电压跌落到0.7pu,as=100pi
电压跌落到0,as=100pi
电压跌落到0,as=100pi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