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

励磁是指在主磁极的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流以建立主磁场。根据励磁电流的来源,即励磁方式的不同,直流电机可分为以下几种,其运行性能也有很大差别。

1. 他励直流电机

  • 接线方式: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电气连接,由一个独立的直流电源()为其供电。
    • notion image
  • 电流关系
    • 电枢电流 等于电机的出线端电流
      • 励磁电流 由励磁电源电压 和励磁绕组电阻 决定,与电枢回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
      • 特点:励磁电流独立可调,控制灵活。
      • 说明永磁直流电机由于其磁场由永磁体建立,等效于励磁电流恒定,因此也可视为一种他励电机。

      2. 并励直流电机

      • 接线方式: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由同一个直流电源供电。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电流关系
        • 电机出线端电流 等于电枢电流 与励磁电流 之和。
          • 励磁电流 取决于端电压

          3. 串励直流电机

          • 接线方式: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由同一个直流电源供电。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 特点:励磁绕组匝数少,导线粗,以承受较大的电枢电流。
          • 电流关系
            • 电机出线端电流、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三者相等。

          4. 复励直流电机

          • 接线方式:主磁极上同时有并励串励两套励磁绕组。
          • 分类
            • 连接方式
              • 长复励:并励绕组与"电枢绕组和串励绕组的串联支路"相并联。此时
              • 短复励:并励绕组先与电枢绕组并联,然后再与串励绕组串联。此时
              • notion image
            • 磁动势关系
              • 积复励:并励磁动势 与串励磁动势 方向相同,总磁动势为两者之和 ()。
              • 差复励:并励磁动势 与串励磁动势 方向相反,总磁动势为两者之差 ()。
              • notion image
           

          二、 直流电机空载时的磁场

          • 空载状态:指电枢电路中没有电流,即
          • 空载磁场:此时的气隙磁场仅由励磁绕组的磁动势 单独建立,也称为主磁场。这是一个空间静止磁场。

          1. 磁路分析

          • 主磁路:磁通 从主极出发,经过气隙、电枢齿、电枢铁心,再经另一侧的气隙回到相邻主极,最后经定子磁轭闭合。这部分磁通同时交链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是实现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
          • 漏磁路:磁通 未穿过电枢,仅通过主极间的空气闭合。这部分磁通不参与能量转换,但会增加主磁路的磁饱和程度。
          notion image
          由于电机磁路对称,每对极的磁场相同,只需分析一对极下磁场

          2. 直流电机的磁动势和总磁通

          • 每对极的励磁磁动势(MMF):沿闭合磁路线积分
          其中, 为每极励磁绕组匝数, 为空载励磁电流, 为每个气隙侧的磁动势。
          • 气隙上的磁压降:忽略铁心磁压降时,主要压降在气隙
          • 每极总磁通:由主磁通和漏磁通组成
          其中 漏磁系数,工程上常取 (与结构有关)。
          • 含义 为通过电枢的主磁通, 为不通过电枢的漏磁通;设计与运行分析常以 把漏磁折算到主磁通上以便计算。

          3. 磁化曲线

          • 定义:描述空载时每极主磁通 与励磁电流 (或励磁磁动势 ) 之间关系的曲线,即
          • 特点
            • 非线性:由于铁心材料的磁饱和效应, 不成正比。
            • 气隙线:假设铁心不饱和, 呈线性关系,这条直线称为气隙线。
            • 饱和系数,表示产生同样磁通 时,考虑饱和所需励磁电流与不考虑饱和所需励磁电流之比,工作点通常设置在饱和系数为
          重要结论:磁化曲线仅与电机的尺寸、材料有关,与励磁方式无关
          notion image

          4. 空载气隙磁密分布

          • 分布特点
            • 在主极极靴下,气隙 较小且均匀,磁密较大,波形顶部较平坦
            • 在主极极靴外,气隙迅速增大,磁密急剧减小。
            • 在两极间的几何中性线上,磁密为零。
          • 波形:空载气隙磁密 的波形为平顶波
            • 因为在极靴下(),气隙长度是均匀的
            • 在极靴外部,气隙长度增大
            • 极弧系数:极靴长度比上极矩
            notion image
            • 计算公式

              5. 空载每极主磁通

              • 以极弧中心线为原点,沿圆周坐标 ,取极靴下任意一小段宽度 的气隙带。
                • 该带所穿过的主磁通微元为
              其中 为空载气隙磁密的局部值, 为电机的轴向铁心长度。
              • 对单极范围积分(极距为 ,积分限取 )得每极主磁通:
              • 定义该极距内的气隙平均磁密
              • 物理含义 正比于"气隙磁密波形 与横轴在一个极距内所围成的面积"以及轴向长度 。当波形近似为平顶波且极靴外区磁密很小,可用近似式
              其中 为极靴弧长, 为极靴下近似恒定的磁密。
              • 变量说明 极距。 轴向铁心长度。 极距平均气隙磁密。 为空载气隙磁密分布。 为极弧系数。
               

              三、 直流电机负载时的磁场和电枢反应

              当电机带上负载后,电枢绕组中流过电流 ,它也会产生磁动势 和对应的电枢磁场。

              1. 负载磁场 - 叠加原理

              • 负载时的气隙合成磁场,是励磁磁场 (主磁场)电枢磁场线性叠加的结果。
              • 励磁磁场轴线称为直轴 (d-axis),电枢磁场轴线称为交轴 (q-axis)
              notion image
              上图中,值得说明的是:
              1. 电刷是电流方向的分界点
              1.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仅仅在于电机旋转方向不同
              1. 主磁场的方向称为直轴;电枢磁场方向(也就是电刷安装的方向)被成为交轴
              1. 在电刷正确安装的条件下,交直轴磁场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2. 电枢磁场

              • 定义:由电枢电流 单独产生的磁场。
              • 重要特性:尽管电枢在旋转,但由于换向器和电刷的共同作用电枢绕组中电流的空间分布形态始终不变(以电刷为分界线),因此电枢磁场是一个空间静止磁场
              基本原理
              任何电机,只有当定、转子磁场相对静止时,才能产生持续的、平均值不为零的电磁转矩。

              2.1 电枢磁场的定量模型(依据安培环路定理)

              • 设圆周坐标 沿着电枢表面,从电刷中心线(几何中性线)取 ,极距为 ,气隙长度为
              • 电枢等效"线负荷"(电流线密度):
              其中 为电枢总导体安培数, 为电枢直径。
              • 忽略铁心磁压降,安培环路积分得电枢产生的气隙磁压(每侧气隙的磁动势):
              结论:
              在一个极距内,电枢磁动势沿 呈线性变化,关于刷区()成奇对称,在 达峰值。
              • 峰值与平均量:
              • 电枢场产生的气隙磁密分布(单侧气隙):
              在极靴下近似常数,则 在一个极距内为"斜坡波",在几何中性线处为 0,于极边达正负峰值。
              • 峰值近似:
              • 波形与物理图像: 为锯齿/三角形奇对称分布, 随之为线性斜坡型。与主磁场 叠加后,极下半区被加强,另一半被削弱,对应图中黑色与红色曲线的畸变关系。
              notion image

              3. 电枢反应

              • 定义:电机带负载时,电枢磁动势 对主磁场产生的影响,称为电枢反应。
              • 交轴电枢反应
              电刷位于几何中性线上时,电枢磁动势 的轴线(交轴)与主磁场轴线(直轴)正交
              • 直轴电枢反应
              当电刷从几何中性线移开一个角度 ,电枢磁动势 可分解为交轴分量 和直轴分量 。其中直轴分量会产生直轴电枢反应。
              notion image

              4. 交轴电枢反应的影响

              notion image
              • 磁场畸变:使每个磁极下一半的磁场被加强,另一半被削弱
              • 去磁效应:由于铁心磁路的饱和,磁场加强的部分磁通增加量 小于 磁场削弱的部分磁通减少量,导致每极总磁通 有所减小。这是一种去磁效应
              • 中性线偏移:合成磁场的零点(物理中性线)不再与几何中性线重合,而是发生偏移。这会恶化换向。
                • 几何中性线:电枢展开图中的几何中点
                • 物理中性线:
                • 磁极中心线:每个N极和S极的中心位置
              • 正面作用:交轴电枢磁场与主磁场的正交,两者作用产生最大的电磁转矩

              5. 直轴电枢反应的影响

              • 助磁或去磁:直轴分量 与主磁动势 在同一直线上,根据电刷移动方向和运行状态(发电机/电动机),会产生直接的助磁去磁效应,从而改变每极总磁通。
              不产生电磁转矩
              notion image
              • 应用 - 弱磁扩速:在电动机调速时,可通过移动电刷或设置专门的去磁绕组,人为产生去磁的直轴电枢反应,减小主磁通,从而在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机转速

              四、 电枢反应的补偿

              1. 补偿原因

              严重的电枢反应会导致磁场严重畸变,极尖下磁密过高,可能使相邻换向片间的电压超过允许限度,引起火花甚至环火,损坏电机。
              notion image

              2. 补偿方法 - 补偿绕组

              • 结构在主磁极的极靴上开槽,嵌入补偿绕组
                • notion image
              • 连接:补偿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
              • 原理:使补偿绕组中的电流方向与正对它的电枢导体电流方向相反。这样,补偿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正好可以抵消主极下方的电枢磁动势,从而消除该区域的磁场畸变。
              1. 极下的部分由补偿绕组进行补偿
              1. 极尖的部分换向极进行补偿
              notion im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