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电枢电动势)
1. 定义
- 电枢电动势 ():指电机正、负电刷之间的直流电动势。
 
- 其大小等于一条支路内所有串联导体感应电动势之和,因此也称为支路电动势。
 

2. 详细推导
- 单根导体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其中  为平均磁密, 为导体有效长度, 为导体切割磁力线的线速度。

- 每条支路串联的导体数为:
 
其中  为电枢总导体数, 为支路数。
- 电枢电动势 等于一条支路的总电动势:
 
- 导体的线速度 与电机转速 (r/min) 的关系为:
 
又因为极距 ,所以电枢直径 。代入上式可得:
- 将 的表达式代入 公式:
 
- 整理上式,将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参数放在一起:
 
- 定义每极磁通量 和电动势常数 :
 
若不计电枢反应,则有:
- 最终得到电枢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3. 重要结论
- 无论是作为发电机还是电动机,只要电枢绕组在磁场中旋转,都会感应出与转速和磁通成正比的电枢电动势。
 
- 电枢电动势的大小只与每极的总磁通量 成正比,而与气隙磁密度的具体分布形状无关。
 
- 当电刷位于几何中性线上时,输出的电枢电动势最大。
 
二、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
1. 定义
- 电磁转矩 ():作用在电枢上的所有载流导体产生的电磁力所形成的总转矩。
 
2. 详细推导
- 单根导体的平均电磁力:
 
其中  为流过单根导体的电流。
- 电枢上总共有 根导体,每根导体产生的转矩为 。因此总电磁转矩为:
 
- 将 代入上式:
 
- 整理上式,将不同物理量归类:
 
- 定义每极磁通量 、电枢总电流 和转矩常数 :
 - (电枢总电流等于支路数乘以每条支路的电流)
 
- 最终得到电磁转矩的计算公式:
 
3. 重要结论
- 直流电机的电磁转矩与每极磁通 和电枢电流 的乘积成正比。
 
- 只要电枢绕组中有电流流过,无论是发电机状态还是电动机状态,都会产生电磁转矩。
 - 在电动机中, 是驱动转矩
 - 在发电机中, 是制动转矩
 
三、电动势常数 与转矩常数 的关系
 和  都只取决于电机的结构参数(),他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系数。
其数值不同是由于转速单位不同所致。
推导
- 将转速 (r/min) 转换为角速度 (rad/s):
 
- 将该关系代入电枢电动势公式 :
 
- 化简上式:
 
- 因为 ,所以:
 
这说明,当转速单位为 rad/s 时,电动势常数和转矩常数的数值是相同的。
- 比较 和 的定义式,可以得到它们的换算关系:
 
反电动势系数
定义
- 反电动势系数:
 
- 由 得 ,与主磁通成正比。
 
结论
- 结论 A(发电机视角):
 - 越大,在相同转速 下,感应电压 越高。低速也能得到较高电压。
 
- 结论 B(电动机视角):
 - 给定电枢电流 时, 越大,电磁转矩越大。
 - 给定电源电压 时,空载转速近似 ,因此 越大, 越低。
 
数学说明
- 对结论 A:
 
由  可知增大主磁通或等效匝数系数可提高低速电压。
- 对结论 B(转矩与空载转速):
 
- 转矩关系:
 
在固定  下,。
- 空载转速:忽略电枢电阻压降,电动机稳态近似 ,而 ,故
 
在给定电压下  随  增大而降低。
注:若使用角速度 (rad/s),有 且数值上 ; 的结论不受速度单位影响。
四、直流电机的电磁功率
1. 定义
 电磁功率 ():是直流电机进行机电能量转换的功率,是连接电气系统和机械系统的桥梁。
2. 推导与公式
- 从电气角度看,电磁功率等于电枢电动势与电枢电流的乘积:
 
- 从机械角度看,电磁功率等于电磁转矩与机械角速度的乘积:
 
- 两者等价性证明: 将 代入电气功率公式:
 
因为 ,所以:
证明完毕,即 。这个关系式是直流电机能量转换的基本关系。
电枢导体数一定时,只要每级磁通和支路电流保持不变,电机在某转速下的电磁功率不变,与支路对数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