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复习电路原理相关章节! 下面的推导过程有很多 、 的换算无法展现
3.1 简单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分析
3.1.1 电力线路的电压损耗与功率损耗
一、电力线路的电压降落
对于最简单的电路,取末端电压  为参考相量 (),且末端功率和线路的阻抗已知:

不做特殊说明,本课程都采用型接法,电压均指线电压
而计算出的仅仅是相电压,故需要乘
证明: (相电压)
当  时,有 ,则:
两边取共轭:
满足三相复功率定义:
展开后得到:
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横"和"纵"不是相对于复平面坐标轴定义的,而是相对于参考电压  的方向。
始端电压:
相量图说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主要影响电压幅值,横分量  主要影响相位角。在实际计算中,由于  较小,始端电压可近似为 。
二、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
已知 , (),,(设 )

末端电纳产生的功率:
线路末端功率(考虑电纳后):
线路阻抗上的功率损耗:
始端功率和电压:
始端电纳产生的功率:
总功率关系:
线路无功损耗的特点:
线路的无功损耗 = 等值电抗消耗的无功 - 等值电纳发出的无功
其中  是考虑末端电纳后的无功功率。

当  时,线路吸收无功;当  时,线路发出无功。
三、电力线路的空载运行特性


当  时(空载运行),其实就是二的特殊情况:
相位超前电压90度
空载运行结论:
- 末端电压 始端电压
 
- 电压损耗(%):
 
空载时,线路末端电压高于始端电压,电压损耗(%)与线路长度的平方成正比。无控制措施时,长线空载末端电压可能超过允许值。
四、电力线路的负载运行特性
不同类型的负荷决定了末端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关系
由于的阻抗角也是定值,所以始端电压向量的末端会在一条固定直线上移动
将线路末端电纳中的功率并入无功负荷或略去

1)仅有无功负荷

由于 ,故形成直线 。
结论:
感性功率时,始端电压高于末端,相位滞后;
容性功率时,始端电压低于末端,相位超前
2)仅有有功负荷

由于 ,故形成直线 。
结论:纯有功负荷时,始端电压总高于末端,相位超前。
3)同时具有有功负荷 和无功负荷

3.1.2 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
一、计算公式套用

已知 , (),,(设 )
变压器阻抗上的功率损耗:
变压器导纳支路的功率:
总功率关系:
电压关系:
二、用变压器参数代入
串联阻抗功率损耗:
并联导纳空载损耗:
其中:
- —— 变压器短路损耗(额定容量下)
 
- —— 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值
 
- —— 变压器空载损耗
 
- —— 变压器空载电流百分值
 

3.1.3 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
进行如图所示的变换,利用已知的公式即可完成计算。

三种情况(都是认为线路的模型已知)
1. 已知末端功率和电压,计算网上潮流分布

计算步骤:
2. 已知始端功率和电压,计算网上潮流分布
同样计算,功率损耗/电压损失符号不同。
3. 已知末端功率和始端电压,计算网上潮流分布
迭代法求解:
- 设末端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
 
- 从线路末端按前述方法求得始端功率及全网功率分布
 
- 用求得的始端功率和已知的始端电压,从始端推算出线路末端电压及全网功率分布
 
- 判断:末端节点电压与前一次相同计算的结果<收敛判据?
 - 是 → 结束
 - 否 → 返回步骤2
 
巩固学习:例3.1(P105)
两端供电网潮流计算
已知两电源端电压和系统负荷,求取潮流分布。

计算方法
假设全网为额定电压 ,相角为零,得到负荷电流,并列写回路电压方程:
即:
从而:
同理:
推广至两电源、n+1段线路、n个负荷的情况
其中:
- —— 循环功率
 
- —— 节点 右侧线路阻抗的累加
 
因为忽略了线路功率损耗,故有:
功率分点:由计算结果可确定功率分点(两边线路功率都为流入的节点)。
功率分点不重合时:在无功功率分点拆开,然后按辐射形网络的潮流计算方法计算最终潮流分布。


环形网络供电网潮流计算
单电压级的环形网络可在任一节点处解环,化为两端供电网,且有  和 


计算方程类似两端供电网:
如果环形网各段线路单位长度参数完全相等,则有:
电磁环网计算
电磁环网:含有变压器而构成多电压级的闭式电网

计算步骤
- 略去变压器和线路的导纳,把变压器阻抗归算到二次侧与线路阻抗合并
 

- 将网络在A点解开,并把电源电压归算到二次侧,可得两端供电网
 

易知:
当 、 变比不等时,电压降落:
称为环路电势。
环路电势的数值等于环路空载时归算阻抗一侧端口处的电压:

环路电势引起循环功率:

如变压器用Π型等值电路,则可用两端供电网的公式计算。
双侧电源高压输电线路功率传输特性
假定:
- 功率参考正方向为从线路1端向2端传输
 

-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抗 远远大于电阻
 
无功功率传输特性
, ,无功功率从1端流向2端
, ,无功功率从2端流向1端
结论:无功功率的流向由电压幅值差决定,从电压高的一端流向电压低的一端。
有功功率传输特性
, ,有功功率从1端流向2端
, ,有功功率从2端流向1端
结论:有功功率的流向由相角差决定,从相位超前的一端流向相位滞后的一端。
3.1.4 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电网运行经济性指标:电网年电能损耗 
已知各个负荷的年有功和无功功率曲线时,理论上可准确计算年电能损耗:

重要概念
年电能损耗计算方法
方法一:计算法
已知各个负荷的年有功和无功功率曲线时:
- 全年8760小时分成n段,每时段内有功、无功用定值表示
 
- 针对某一时段进行潮流计算
 
- 算出该时段的电能损耗
 
- 所有时段计算完毕?
 - 否 → 返回步骤2
 - 是 → 算出全年电能损耗 → 结束
 
方法二:年负荷损耗率法
电力线路的年电能损耗:
其中:
- —— 年负荷损耗率
 
- —— 线路通过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
 
- —— 经验数值,( 或 较小时取小的数值)
 
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
其中:
- —— 变压器年接入运行小时数(缺省值8000h)
 
- —— 变压器空载损耗
 
方法三:最大负荷损耗时间法
电力线路的年电能损耗:
其中:
- —— 线路通过最大负荷时的功率损耗
 
- —— 最大负荷损耗时间h(根据 和负荷功率因素查表P104)
 
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
其中  为变压器全年运行小时数,如无数据,以8000小时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