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
1.1 基本概念
暂态项具有指数形式 ,当 ()为负实数时:
时间常数定义:使e的指数部分等于-1的时间值
1.2 几何意义
- 在一个时间常数所对应的时间区间内,指数函数 的值将从 1 下降至 0.368
 
- 从几何上看, 曲线在 处的切线与时间轴的交点的值等于时间常数
 

1.3 阻尼振荡情况
当  时,系统暂态响应函数为 
对于阻尼正弦情况,时间常数通过表征包络线  的参数  来定义:
其中:

二、时间响应性能指标
2.1 基于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指标

上升时间 :
- 衰减振荡过渡过程:0-100%(最终平稳状态)
 
- 非振荡过渡过程:10-90%(最终平稳状态)
 
峰值时间 :
过渡过程曲线达到第一峰值所需的时间
超调量 :
系统响应最大偏移量(即)与终值之差
调节时间 :
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  或  内所需的最短时间
衰减比 :
(同方向相邻两个波峰之比)
- 连续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希望
 
延迟时间:
从运动开始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
稳态误差:
过渡过程结束后新的稳态值和给定值之差,是一个稳态性能指标
2.2 基于误差计算的性能指标
通常用来处理最优控制问题(定义一个误差指标然后设法让这个指标变小)
平方误差积分指标 (ISE)
时间乘平方误差积分指标 (ITSE)
绝对误差积分指标 (IAE)
时间乘绝对误差积分指标 (ITAE)
三、一阶系统动态
3.1 一阶系统的标准形式
闭环传递函数:
为什么T就是时间常数?
从数学推导来看:
- 特征方程: → 极点
 
- 单位阶跃响应:
 
- 暂态项:,其中
 
- 根据时间常数定义:
 
- 代入得:
 
结论:时间常数 = T
也就是说,标准形式  中的参数  在定义上就直接等于系统的时间常数!
3.2 单位阶跃响应

关键时刻的响应值:
- :,
 
- :
 
- :
 
- :
 
- :
 
- :
 
性能指标:
- 延迟时间:
 
- 上升时间:
 
- 调节时间:(5%误差)或 (2%误差)
 
- 不存在超调量和峰值时间
 
3.3 单位脉冲响应详解
响应推导
对于标准一阶系统 ,单位脉冲输入 
拉普拉斯变换:
输出响应:
逆变换得时域响应:

响应特性分析
关键特性:
- 初始值():
 
这是响应的最大值,时间常数越小,初始响应越大
- 稳态值():
 
- 单调衰减:非周期的单调衰减函数,无振荡
 
- 稳态误差:
 
与阶跃响应的关系:脉冲响应是阶跃响应的导数
当  时,即得单位脉冲响应。
3.4 单位斜坡响应详解
响应推导
对于标准一阶系统 ,单位斜坡输入 
拉普拉斯变换:
输出响应:
部分分式展开:
逆变换得时域响应:
响应特性分析
稳态响应:
系统输出以斜率为1的直线跟踪输入,但始终滞后一个时间常数 
稳态误差:
一阶系统对斜坡输入存在恒定稳态误差,误差大小等于时间常数 
响应曲线特征
- 输入曲线 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 输出曲线 初始段为指数上升,最终平行于输入曲线
 
- 两条曲线的垂直距离趋于时间常数
 
- 在 处,输出曲线的切线与时间轴交点为
 
- 在 处,误差为
 

3.5 典型输入响应规律总结
微分/积分关系:
线性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积分)的响应,可通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进行微分(积分)求得(积分常数由零初始条件决定)
输入微分关系链:
响应微分关系链:
输入类型  | 输入函数  | 拉普拉斯变换  | 系统响应()  | 稳态误差  | 
单位脉冲  | ||||
单位阶跃  | ||||
单位斜坡  | ||||
单位抛物线  | 
稳态误差规律:
对于一阶系统:
- 脉冲输入:无稳态误差
 
- 阶跃输入:存在有限稳态误差(取决于系统增益)
 
- 斜坡输入:存在恒定稳态误差(等于时间常数)
 
- 抛物线输入:稳态误差趋于无穷
 
结论:输入信号越"复杂"(阶次越高),系统的跟踪能力越差
3.6 一阶闭环系统的重要性质
重要结论:由一阶对象组成的单位负反馈闭环系统仍然是一个一阶系统,只是系统增益和时间常数变小,为原值的 
推导过程:
设原一阶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在单位负反馈下,闭环传递函数为:
整理得:
其中:
物理意义:
- 引入负反馈后,系统稳态增益减小(从 降为 )
 
- 系统响应速度加快(时间常数从 降为 )
 
- 系统仍保持一阶特性,不会出现超调
 
单位阶跃响应的详细分析:
对于单位阶跃输入 ,拉普拉斯变换 
闭环系统输出:
部分分式展开并逆变换得:
系统的稳态值为:
对于单位阶跃输入,期望输出为 1,因此稳态误差为:
开环系统 ():
- 时间常数:
 
- 稳态值:
 
- 调节时间: 或
 
- 若 ,无稳态误差
 
闭环系统 ():
- 时间常数: ✓ 更快
 
- 稳态值: ✗ 有误差
 
- 调节时间: ✓ 更短
 
- 但始终存在稳态误差
 
可以通过添加控制器来改善系统的稳态表现
添加比例控制器
相当于增大了 ,只能减小误差而不能消除

利用控制器

控制器传递函数:
被控对象:
其中,定义 (综合增益)
闭环传递函数:
整理得:
【单位阶跃响应分析】
当  为单位阶跃函数时,系统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增加积分环节的效果:
在S平面上增加一个零点和一个极点(位于原点除外的位置)
【稳态误差计算】
如果  在右半平面和虚轴(原点除外)无极点,可以利用终值定理求解稳态:
代入计算:
因此,稳态误差为:
重要结论:
通过引入PI控制器(积分环节),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被完全消除!
- P控制器:只能减小稳态误差()
 
- PI控制器:能够消除稳态误差()
 
这是因为积分环节使系统从0型系统提升为I型系统,对阶跃输入具有无静差特性。
四、二阶系统动态
4.1 标准二阶系统
标准形式:
具有标准形式的二阶系统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单位反馈系统表示: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其中:
- :阻尼比(无量纲)
 
- :自然频率
 
- :阻尼振荡频率(damped oscillation frequency),
 
特征方程的根:
4.2 不同阻尼情况的响应特性(单位阶跃)
四种响应类型:
- :纯虚根,等幅振荡响应(临界稳定)
 
- :共轭复根,欠阻尼响应
 
- :相等实根,临界阻尼响应
 
- :不等实根,过阻尼响应
 
4.2.1 过阻尼响应 ()

系统有两个不同的实根:
单位阶跃响应:
特点:单调上升,无振荡,无超调;存在拐点,也就是二阶导数等于零的点(一阶系统的响应斜率是单调减少的)
4.2.2 临界阻尼响应 ()

系统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单位阶跃响应:
特点:不产生振荡的最快响应
4.2.3 欠阻尼响应()
在这种情况下,系统传递函数为:

单位阶跃响应推导:
如果系统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则等初始条件下系统响应的传递函数为:
 是阻尼振荡频率(damped oscillation frequency)。
具体定义为:
进行拉普拉斯逆变换:
整理为标准形式:
响应特性分析:
衰减振荡过程,其振荡频率为有阻尼振荡频率 ,而其幅值则按指数曲线(响应曲线的包络线)衰减,两者均由参数阻尼比  和自然频率  决定。
包络线:
阻尼振荡频率:
系统误差信号
系统误差信号为:
稳态误差:
当 , 时,系统误差(即稳态误差)为:
4.2.4 无阻尼响应 ()
特殊情况:当  时
当  时,系统阶跃响应无阻尼,因此响应曲线以自然频率  作等幅振荡:
系统有纯虚根:
特点:等幅振荡,临界稳定
4.2.5 不同阻尼比下的响应对比

重要结论:
由二阶对象组成的单位反馈闭环系统仍然是二阶系统
五、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5.1 单位阶跃响应
其中:
- 包络线:
 
- 阻尼振荡频率:
 
5.2 关键性能指标公式
峰值时间
系统响应第一次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反映系统反应的灵敏度, 越小表示系统反应越灵敏
通过导数等于零求出峰值时间;这个时间就由正弦分量的峰值时间决定
- 仅取决于阻尼振荡频率 ,也就是只和特征根的虚部有关
 

- 一定时, 越小, 越小(响应越快)
 
超调量
响应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离程度,表征系统阻尼程度,超调量越大说明系统振荡越严重
代入此前所求出的峰值时间即可求出超调量:
- 完全由 决定
 - 时,
 - 时,
 - 实际系统中, 一般在 0.5~0.8 之间
 

上升时间
响应从零(或10%)上升到稳态值(或90%)所需的时间,反映系统响应速度,上升时间越短说明系统反应越快
精确公式:
其中 
近似公式:
对于  :

调节时间
响应进入并保持在稳态值±5%(或±2%)误差带内所需的时间,衡量系统达到稳定的快慢,调节时间越短说明系统越快进入稳态
近似公式:
5%误差:
2%误差:
重要性质:调节时间仅取决于复数共轭极点的实部 

衰减比
同方向相邻两个波峰的比值,表征振荡衰减的快慢,衰减比越大说明振荡衰减越快
将第一个和第三个极值的时间代入计算
- 与阻尼比 一一对应
 
- 一般希望
 
稳态误差
对于稳定系统,利用终值定理:
其中  是误差传递函数。
注意:只有稳定系统才有稳态误差的概念!
5.3 S平面上的性能指标线
- 等线: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角度
 

- 等线:以原点为圆心的圆
 
- 等线(等线):垂直于实轴的直线
 

- 等线:平行于实轴的直线
 

5.4 参数选择原则
峰值时间 和超调量 之间有相互矛盾的关系。参数选择时需要考虑两者的折中:

设计指导原则:
- 先根据超调量要求选择
 - 完全由 决定
 - 实际系统常取
 
- 再根据速度要求选择
 - 当 一定,增大 可使 、 和 都减小
 - 当 一定,减小 可使 和 减小,但需增大 以减小
 
- 峰值时间与超调量的折中
 - 两者具有相互矛盾的关系
 - 需要在参数选择时权衡
 
七、综合应用示例
例1:参数设计

例3:由单位阶跃响应反推参数
问题描述:
设某一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示,试确定此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已知信息:
- 输入:幅值为10的阶跃信号
 
- 响应峰值:
 
- 峰值时间:
 
提示公式:
解答步骤
步骤1:由图直接读取数据
从响应曲线可以得到:
- 稳态值:
 
- 峰值:
 
- 峰值时间:
 
步骤2:计算超调量
步骤3:由超调量求阻尼比 
利用公式:
解得:
步骤4:由峰值时间求自然频率 
利用公式:
代入 :
步骤5:确定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对于单位负反馈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
代入参数:
例4 比例环节➕二阶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