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节核心:建立复杂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解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方法,掌握功率方程和节点分类。

3.2.1 节点电压方程与节点导纳矩阵

基于节点电压法的潮流计算

notion image

节点注入电流的基本概念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外部注入电流 = 从该节点流向其他节点的电流
其中,对于外部注入的电流,约定流入节点为正,又可以进一步分为:
  1. 发电机注入电流(+)
  1. 负载注入电流(-)

节点注入电流的基本方程(节点电压方程)

其中:
  • :电网节点数(不含大地节点)
  • :表示大地节点

节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

将基本方程拆开为两项可得(的项被省略):
自导纳),则上式可合并为一项:
(互导纳),因此:
矩阵形式(节点电压方程)
其中 节点导纳矩阵

为什么高压输电系统采用节点电压方程?

对比维度
节点电压方程
回路电流方程
方程个数
节点数(少)
支路数 - 节点数(多)
状态变量
(直接)
(间接)
选向问题
适应网络变化
强(只影响与之相连的节点的方程)
弱(网络改变,可能有很多方程受影响)
💡
低压配电系统中,回路电流方程可能更适用。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形成方法:给节点 单位电压(,其余节点接地
 
notion image

对角元素(自导纳)

对角元大小等于与该节点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的导纳总和
,也就是包括了对地支路的导纳

非对角元素(互导纳)

  • 节点 之间直接相连:( 为支路阻抗的倒数)
    • 节点 之间不直接相连
    • 对称性:

      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

      📋
      1. 节点注入电流正方向:流向网络为正
      1. 参考节点:大地(不计入节点数),阶数等于网络节点数 节点系统 → 阶方阵)
      1. 对称复数矩阵
      1. 高度稀疏:一个节点平均与 3~5 个相邻节点直接联系,故除对角元外,每行(列)只有 3~5 个非零元素

      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

      电网结构变化包括:支路增删、参数变化、节点增加、变比变化、节点合并、节点消去等。

      情况1:节点增加接地支路

      原网络节点增加一接地支路
      • 节点数不变, 的阶数不变
      • 只有自导纳发生变化:
      notion image

      情况2:节点间增加支路

      原网络节点 之间增加一条支路
      • 阶数不变,相应对角元、非对角元改变:
      notion image

      情况3:节点间去掉支路

      原网络节点 之间去掉一条支路
      相当于增加一条 支路:

      情况4:改变支路参数

      将原网络节点 之间为 的支路改为 的支路
      相当于先切除 支路(加上 支路),后投入 支路:
      增加/减少/改变支路参数,只会影响矩阵中的四个参数
      增加/减少/改变支路参数,只会影响矩阵中的四个参数

      情况5:增加新节点

      原网络节点 引出一条新支路 ,同时增加一个新节点
      • 节点增加一个, 增加一阶
      • 原导纳矩阵 中只有自导纳 改变:
      • 新增的第 行和第 列中的非零元素:
      • 新增的第 行的自导纳为:
      notion image
       
      新增一行一列;对于原有的矩阵,只影响和新增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的自导纳
      新增一行一列;对于原有的矩阵,只影响和新增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的自导纳

      情况6:增加变压器(情况2的特例)

      已有节点 之间无直接相连支路,现其间增设一变压器;实际上也就等价于增加了新的支路(情况2)
      采用非标准变比变压器等值电路。
      变压器实际变比定义:
      其中:
      • :变压器实际变比
      • :变压器两端电网额定电压之比
       
      notion image
      导纳矩阵变化:

      情况7:改变变压器变比

      去掉原变比 变压器、增加新变比 变压器。
      notion image

      节点阻抗矩阵

      节点阻抗矩阵的定义

      节点导纳矩阵的逆矩阵:节点阻抗矩阵

      矩阵形式

      物理意义

      notion image
      给节点 注入单位电流(),其余所有节点开路),可得:
      所有电压均非零,故 均非零。
      notion image
      ⚠️
      重要结论:节点阻抗矩阵为满矩阵

      3.2.2 功率方程和节点分类

      功率方程

      功率方程的建立

      电力系统中已知的往往是功率,需要用已知的功率来代替未知的电流:
      这是已知导纳矩阵和节点注入功率,求节点电压的方程
      (复数方程,实用中往往化成实数方程!)

      导纳和电压的表示方法

      导纳矩阵元素表示方法
      节点电压两种表示方法
      1)极坐标
      2)直角坐标

      节点分类

      根据节点给定变量(已知变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PQ 节点(负荷节点)

      给定(已知):注入有功功率 和无功功率
      典型应用
      • 负荷节点
      • 有功和无功功率给定的发电机母线(注:母线 = 节点)

      PV 节点(电压控制节点)

      给定(已知):注入有功功率 和节点电压的大小
      典型应用
      • 有无功储备的发电机母线
      • 设调相机或 SVC 的变电所母线

      平衡节点(参考节点)

      给定(已知):电压的大小和相位(
      典型应用
      • 容量足够大的发电机母线
      数量要求:系统中只有 1 个平衡节点
      notion image
      💡
      思考
      • 三种类型的节点数量哪个最多,哪个最少?
        • 答:PQ 节点最多(负荷节点),平衡节点最少(只有 1 个)
      • 发电机可以是什么节点?
        • 平衡节点;PV 节点(常见);PQ 节点(所发无功达到上下限)

      本节总结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建模的核心要素
      1. 节点电压方程
          • 自导纳:
          • 互导纳:
      1. 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支路增删、参数变化、节点增删、变比调整、节点合并
      1. 功率方程(潮流计算模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