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概念

💡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对系统最基本的要求。

稳定性的定义

线性控制系统初始扰动的影响下,动态过程随时间推移逐渐衰减并趋于零(原平衡工作点),则称系统渐近稳定,简称稳定;反之,若在初始扰动影响下,系统动态过程随时间推移而发散,则称系统不稳定

稳定性的充要条件

⚠️ 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系统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均具有负实部
换句话说,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所有根都必须位于复平面左半平面

系统响应特性

对于二阶系统特征方程 ,特征根为:
  • 稳定,极点在左半平面,响应衰减振荡
  • 临界稳定,极点在虚轴上,响应等幅振荡
  • 不稳定,极点在右半平面,响应发散

稳定性判别方法

方法分类

1. 直接计算特征根

特征多项式(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等于零,计算出系统的极点。

2. 不直接计算特征根的方法

根据系统特征方程
  • 劳斯-赫尔维茨判据(Routh-Hurwitz Criterion)
  • 根轨迹法(Root Locus)
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奈奎斯特判据(Nyquist Criterion)

3. 非线性系统

对于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线性系统为非线性系统的特例),可以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判别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基本原理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考虑 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其特征多项式为:
写成因式相乘形式( 为系统特征根):
notion image
展开后可以看出:
  • 系数 包含所有特征根之和:
  • 系数 包含所有两个特征根的乘积:
  • 系数 包含所有三个特征根的乘积:
  • ……

稳定的必要条件

📌 如果所有特征根均位于 平面的左半平面,则:
  • 特征多项式的所有系数均有相同的符号
  • 所有系数均为非零常数
这些条件是系统稳定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例:
  • → 不稳定(不满足第二个条件,一次项系数为零)
  • → 不能判断(上述两个条件均满足)

劳斯稳定性判据(充要 )

劳斯判据给出了判定系统稳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步骤 1:排列系数

将系统特征多项式 的系数排列成如下阵列:

步骤 2:计算劳斯阵列

继续计算后续行的元素。完整的劳斯阵列结构如下:
劳斯阵列每一行的元素,都通过上两行对应列元素的行列式(交叉相减)来计算。
第三行( 行)的计算
计算模式:用第一行和第二行的首列元素及对应列元素构成 2×2 行列式,再除以第二行首列元素(即 )。
第四行( 行)的计算(同理)
连续运算,直到所有的 d 式都计算完成,余下的 d 式都为零
持续这个递推过程,用刚算出的一行和它上一行,按照相同规则计算下一行,直到计算到 行为止
⚠️ 注意:劳斯阵列中, 行都只包含一项。

步骤 3:判别稳定性

劳斯判据:特征方程根中,具有正实部的根的个数,等于劳斯阵列中第一列元素符号变化的次数
充要条件:对于稳定系统,劳斯阵列的第一列元素必须没有符号变化(所有元素同号)。

劳斯阵列的特殊情况

情况 1:首列无零元素(普通情况)

直接按照步骤进行判别。

例 1:Basics

notion image

例2:二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二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劳斯阵列为
其中,
结论二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多项式的所有系数都具有相同的符号。
💡 这说明对于二阶系统,只需检查系数符号的一致性,无需完整计算劳斯阵列。

例3:三阶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三阶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
劳斯阵列为
其中,
结论三阶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特征多项式所有系数均为正数,且有
💡 三阶系统的稳定性除了要求所有系数同号外,还需额外满足 的条件,即

例5:设计问题——求参数稳定范围

问题:考虑具有如下特征多项式的三阶系统,求取使系统稳定的 值范围。
劳斯阵列为
分析:对于三阶系统,如果系统稳定,则要满足:
即:
同时,劳斯阵列第一列所有元素必须同号(为正),因此还需满足:
结论,即 时,系统稳定。

例6:应用定理简化计算

问题:判定如下系统是否稳定,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劳斯阵列构造过程
notion image
🔧 定理1: 劳斯阵列的任意一行元素可以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正数,不会改变首列元素的符号。
首列元素符号变化2次(从,再从),说明有2个特征根位于平面的右半平面。
结论系统不稳定。
💡 此例充分展示了定理1的实用价值:通过对某些行进行适当的缩放,可以大大简化劳斯阵列的计算过程,而不影响稳定性判定结果。
 

情况 2:首列有零元素

当某一行第一列元素为零,但该行其他元素非零时,有三种处理方法:
方法 1:用一个很小的正数 代替这个 0 元素,然后继续计算其他元素。
方法 2:将 代入原方程,重新整理特征多项式。
方法 3:将原特征多项式乘以因式
本质是给系统添加一个稳定的极点,显然这一操作不会改变系统的稳定性

例7:应用方法3处理首列零元素

问题:判定如下系统是否稳定,系统特征多项式为:
原始劳斯阵列
发现 行第一列元素为 0,但该行其他元素非零。
应用方法3处理
将原特征多项式乘以因式 ,并重新整理特征多项式:
新的劳斯阵列
稳定性分析
观察新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的符号:
符号序列为:
首列元素符号变化2次(从 ,再从 ),说明有2个特征根位于 S 平面的右半平面
结论符号变化了2次,系统不稳定,且有2个极点位于 S 平面的右半平面。
💡 方法3的优势:乘以 相当于给系统添加一个稳定的极点(在 处),不会改变原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劳斯阵列首列出现零元素的问题。

情况 3:某一行元素全为零

如果劳斯阵列的第 行( 对应的行)元素全为零,说明系统特征方程具有对称于原点的实根或复根,且具有如下形式:
  • (一对位于原点的根)
  • (对称的实根)
  • (对称的虚根)
  • (对称的复根)
系统肯定是不稳定的。但是如果想知道右半平面极点的个数,需要进一步计算劳斯阵列:
处理步骤
  1. 根据该行的上一非零行构造辅助多项式
    1. 如果劳斯阵列的第 行( 对应的行)元素全为零,根据该行的上一非零行构造如下的辅助多项式:
      其中, 是上一非零行的系数,辅助多项式 阶次为对称特征根的个数
      这个辅助函数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未加证明, take as granted)
  1. 将原劳斯阵列表中第 行元素替换为辅助多项式关于 的导函数的系数
    1. 继续完成劳斯阵列表

    例9:全零行

    notion image

    劳斯判据的应用

    1. 判别系统稳定性

    通过劳斯阵列第一列的符号变化次数,判断系统是否稳定以及有几个不稳定极点。

    2. 确定参数范围

    对于含有可调参数的系统,可以利用劳斯判据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

    3. 相对稳定性分析

    劳斯判据不仅可以判别系统是否稳定(绝对稳定性),而且也可检验系统是否有一定的稳定裕量相对稳定性)。

    稳定裕量检验

    即把虚轴左移 。将上式代入系统的特征方程式,得到以 为变量的新特征方程式。
    若新特征方程的所有根均在新虚轴的左边(新劳斯阵列式第一列均为正数),则称系统具有稳定裕量 σ
    这意味着系统的所有极点都至少距离虚轴有 的距离。
    notion image

    应用:判断系统衰减速度

    通过检验不同的 值,可以:
    • 评估系统的稳定程度
    • 判断系统的响应速度
    • 优化系统参数设计

    例10:检验有几个根在直线 的右边

    问题:检验特征方程式
    是否有根在右半平面,并检验有几个根在直线 的右边。
    :劳斯阵列为
    第一列无符号改变,故所有根在左半平面,再令 ,代入原特征方程式,得:
    展开后得到新的特征方程:
    新的劳斯阵列为
    分析从表中可看出,第一列符号改变一次(从 ),故有一个根在直线 的右边(即新坐标系虚轴的右边),因此稳定裕量不到1

    例12:综合应用——等幅振荡与稳定裕量

    问题: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
    1. 系统产生等幅振荡的 值及相应的振荡角频率。
    1. 全部闭环极点位于 垂直线左侧时的 取值范围。
    1) 确定等幅振荡条件
    闭环特征方程为
    劳斯阵列为
    或由三阶系统稳定条件:
    等幅振荡条件 行全为0,即
    振荡频率:辅助多项式
    代入
    解得特征根:
    因此,振荡角频率为
    2) 确定稳定裕量条件
    ,代入原特征方程式,得:
    展开后得到新的特征方程:
    新的劳斯阵列为
    或由必要条件:
    由三阶系统稳定条件:
    稳定性条件:新劳斯阵列第一列元素均为正数,需满足:
    解得:
    结论:若取 ,全部闭环极点位于 垂直线左侧。

    开环稳定性与闭环稳定性

    ⚠️ 重要提示:开环稳定不等于闭环稳定,闭环稳定也不等于开环稳定。

    示例

    notion image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