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双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
1. 等值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进行电力系统分析,需要将实际变压器等效为一个电路模型。

1.1 精确等值电路 (T型等值电路)
双绕组变压器可以等效为一个包含串联阻抗和并联励磁支路的T型电路。为了将两侧电路连接起来,通常将二次侧的参数归算到一次侧

- 电路组成:
 - : 一次绕组的电阻和漏电抗。
 - : 归算到一次侧的二次绕组电阻和漏电抗。
 - : 励磁支路,由励磁电导 和励磁电纳 并联组成,代表铁芯中的有功和无功损耗。
 - 理想变压器: 变比为 。
 
- 归算关系:
 - 变比: (两侧额定电压之比)。
 - 电压归算: 。
 - 电流归算: 。
 
1.2 简化等值电路
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减少网络节点),通常采用近似的等值电路。

- 简化方法:
 - 将励磁支路前移至一次侧的电源端。
 - 合并一、二次侧的串联阻抗为总的短路阻抗 。
 
- 简化依据:
 - 变压器的励磁电流 非常小(通常为额定电流的2%~10%),其在一次绕组阻抗 上产生的电压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2. 等值电路参数的确定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参数通过开路试验和短路试验来确定。
2.1 短路试验求取串联阻抗 ()
- 试验方法: 将变压器低压侧短路,在高压侧施加电压,并逐步升高,直到高压侧绕组中通过额定电流 。
 
是很小的值;因此励磁支路近似于开路,

- 测量数据:
 - 此时施加的电压称为短路电压 (通常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比 表示)。
 - 此时变压器消耗的有功功率称为短路损耗 (kW)。
 
参数计算:
- 额定电流与单位
 
。其中  用 MVA, 用 kV,则  的数值单位是 kA。把 kW→W、kV→V、MVA→VA 的换算合并为系数 1000。
- 电阻 的推导
 - "3"的来源:三相总功率为三相相功率之和 ,且每相铜耗为 。
 - 最后一等号把单位换算合并:当 用 kW、 用 kV、 用 MVA 时,有 。
 
三相铜耗:。因此
- 电抗 的推导
 
短路时 ,可近似 。但测得的是线电压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
于是
把  写成百分数 ,得常用工程式:
无论在哪一侧做实验,得到的都基本相同
2.2 开路试验求取励磁支路 ()
- 试验方法: 将变压器高压侧开路,在低压侧施加额定电压 。
 

- 测量数据:
 - 此时从电源吸取的电流称为空载电流 (通常以额定电流的百分比 表示)。
 - 此时变压器消耗的有功功率称为空载损耗 (kW)。
 
参数计算:
- 等效假设 由于开路时 很小,则也很小,串联阻抗上的压降可忽略,三相相电压近似为 ,电源所见等效为并联励磁支路 。
 
- 有功功率与 由三相功率 得
 
- 空载电流与 相电流近似为 。因此
 
利用额定电流  与百分数定义 ,可化为工程常用式:
并以电抗性约定号记 。
- 归算侧说明 若以二次侧为基准,则将上式中的 全部替换为 即可得到归算到二次侧的 。
 
注意: 公式中的 和 单位分别为 kV 和 MVA。这些参数是归算到试验侧(通常是低压侧)的值。
3. 计算注意事项
- 单位统一: 进行有名值计算时,务必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通常电压用 kV,容量用 MVA,功率用 kW。
 
- 归算侧: 公式中使用的额定电压 是哪一侧的,计算出的参数就是归算到哪一侧的。
 
- 等效接法: 无论变压器实际接法(如Y/d),计算出的参数都是用于单相等值电路,等效为 Y/Y 接法进行分析。
 
- 电纳符号: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且容易混淆的点。
 - 变压器的励磁电纳 代表感性元件,因此其数值为负值。等值导纳 。
 - 电力线路的对地电纳 代表容性元件,其数值为正值。
 
- 励磁支路位置: 在简化模型中,励磁支路通常放在功率输入侧(电源侧、一次侧)。
 
2.2.2 三绕组变压器等值电路
1. 概述与基本思想
2. 等值电路模型
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通常用一个星形(Y型)电路来表示。
- 电路由三个独立的阻抗臂 构成,分别代表高、中、低压绕组的等效阻抗。
 
- 三个阻抗臂连接在一个虚拟的中性点上。
 
- 在进行潮流计算等系统分析时,变压器的励磁支路由于其阻抗很大、电流很小,通常忽略不计。
 

3. 短路试验参数确定与数学推导
3.1 试验方法
通过三次独立的短路试验来测量三对绕组之间的短路阻抗:
- 试验一 (1-2):高压绕组(1)施加电压,中压绕组(2)短路,低压绕组(3)开路。测得短路损耗 和短路电压 。
 
- 试验二 (1-3):高压绕组(1)施加电压,低压绕组(3)短路,中压绕组(2)开路。测得短路损耗 和短路电压 。
 
- 试验三 (2-3):中压绕组(2)施加电压,低压绕组(3)短路,高压绕组(1)开路。测得短路损耗 和短路电压 。
 

3.2 数据归算
一般三绕组降压变压器,其主要功率从高压流向中压,低压绕组通过的功率很小,所以可以将低压绕组的额定容量做小(例如100/100/50)
这导致有低压绕组参与的短路实验,电流并不能达到额定值()。因此所测得的短路电压、短路功率需要进行归算才能套用之前的公式
- 这里的归算是指:假设电流能够达到额定值,短路电压、短路功率分别应当是多少?
 
- 不归算也可以进行计算,只是不能直接套用公式
 
- 短路电压归算:
 
- 短路损耗归算:
 
特别注意:功率损耗 与电流 的平方成正比 (),而电流 与容量 成正比 ()
3.3 详细数学推导
为与课件保持一致,以下给出三绕组变压器星形等值电路参数由“三次短路试验数据”到各臂参数的完整推导。
3.3.1 由短路损耗分摊求各臂电阻 
- 三次短路试验的铜耗(以统一基准容量与统一侧电压归算后的值)分别记作:
 - 试验(1-2):
 - 试验(1-3):
 - 试验(2-3):
 
- 星形等值电路中,任意两端子间的等效电阻为两臂电阻之和,因此在各试验额定电流 下的三相铜耗分别为:
 
- 联立可得单臂铜耗等价量:
 
- 由三相关系 ,并使用 ,可得工程常用式(单位: 用 kW, 用 kV, 用 MVA):
 
3.3.2 由短路电压百分数分摊求各臂电抗 
- 归算后的三次短路电压百分数分别记作:
 - 试验(1-2):
 - 试验(1-3):
 - 试验(2-3):
 
- 星形等值电路中,两端子间的短路电压百分数为两臂贡献之和(在忽略电阻、按工程近似 的条件下):
 
- 联立可得单臂的短路电压百分数:
 
- 根据双绕组的工程换算式 ,可得:
 
注1:本节所有量均已按选定的统一基准容量 与统一侧电压归算。若基准为二次或第三绕组侧,只需将 用相应的等值额定电压替换。
注2:若需要有名值阻抗 ,可写 。
3.4 关于负阻抗的说明
在计算中,可能会出现某一个臂的阻抗(特别是电抗)为负值的情况。
- 这不是物理错误,而是在将一个物理上存在的、耦合的变压器等效成一个星形电路时,在数学上出现的正常结果。
 
- 这个负阻抗没有实际的物理对应元件,但使用这个等值电路进行系统计算是完全正确的。任意两端子之间(如1和2之间)的总阻抗 () 必定为正,符合物理实际。
 
4. 开路实验
结论和两绕组变压器完全相同!
2.2.3 自耦变压器及其等值电路
1. 定义与基本关系
2. 功率传输与效益系数
功率传输
设相量以 表示,复功率以 表示,星号 为共轭。
- 一侧输入功率:
 
- 二侧输出功率:二侧电流由高压侧电流与公共绕组电流相加得到
 
因此
自耦变压器的功率传输包含两个部分:
- —— 通过电耦合由串联绕组传输至二侧。
 
通过电路直接流入二次侧
- —— 通过磁耦合由公共绕组传输至二侧。
 
由电磁感应产生,原理和传统变压器相同

标准容量 ()
- 变压器的铁芯和绕组尺寸是由磁耦合功率决定的,这部分功率被称为变压器的标准容量或设计容量,也就是公共绕组的额定容量。
 
- 在额定状态下,标准容量为:
 
其中  是变压器的额定通过容量(视在功率)。
效益系数 ()
- 定义为标准容量与额定通过容量之比,是衡量自耦变压器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 物理意义: 值越小,自耦变压器的标准容量相对于其通过容量就越小。这意味着制造一个能传输 功率的自耦变压器,其所需的铜、铁材料和相应的损耗只相当于制造一个容量为 的普通双绕组变压器。
 
- 当变比 接近1时, 很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因此自耦变压器常用于电压等级相近的电网联络,一般 取值在 之间效果最好。
 
3. 自耦变压器特点与等值电路
特点总结
- 设计基准与铁芯用量
 - 自耦变压器的磁路(铁芯)按"标准容量"设计:
 
在同一"通过容量"  下,铁芯材料的理论用量约为同容量双绕组变压器的  倍。
推论:若带有第三绕组,其额定容量不得大于本机的标准容量 。
- 绕组匝数、电流与用铜量
 - 高压绕组由"串联绕组 + 公共绕组 "组成,低压绕组为公共绕组;等效变比
 - 公共绕组额定电流:
 
其导线截面仅按  倍的双绕组二次电流选择。
因共享绕组且公共绕组电流较小,整机用铜量(含高、低压侧)约为同容量双绕组的  倍。
- 短路损耗
 - 短路损耗(主要为铜耗)随导体用量变化()
 - 在短路实验中高压侧、低压侧电流恒定(均为其额定值)
 - 用铜量仅为双绕组变压器的倍,因此短路损耗也是倍
 
- 经济性结论(效益系数)
 - 由于铁、铜与相应损耗均随 缩减,自耦变压器在相同通过容量下显著节材、省损、体积更小。
 - 一般取 时,经济性与制造利用率较佳。
 
等值电路
自耦变压器的等值电路与普通双绕组或三绕组变压器完全相同,其参数同样通过空载和短路试验数据确定。
4. 运行注意事项
- 防止过电压: 由于高、低压侧有电气连接,低压侧的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或经小电抗接地,以防止高压侧的电压传到低压侧,危害设备和人身安全。
 
- 防止雷击过电压: 为防止雷击或操作过电压通过公共绕组窜入低压电网,变压器高、低压两侧出线端都应装设避雷器。
 
- 注意试验数据: 厂商提供的短路试验数据(如短路损耗、短路电压)可能未归算到统一的额定容量基准,计算参数时需仔细阅读说明。
 
- 公共绕组过载问题: 对于三绕组自耦变压器,在某些运行方式下,即使高、中、低压绕组电流均未越限,公共绕组也可能发生过载
 
5. 公共绕组过载问题 (三绕组自耦变压器)
问题描述
在某些运行方式下,高、中、低压绕组都没有超过其额定容量,但是公共绕组可能超过其额定容量

数学推导(按图示符号)
为三绕组自耦变压器,取中压侧电压相量为 。记三侧向中压侧的三相复功率分别为
、、。令变比 ,并记效益系数 。
- 高压侧功率换算到中压侧
 
- 三相复功率:
 
- 以 归算,有
 
- 中压侧功率平衡
 
- 由功率守恒(忽略损耗),中压母线得到的三相复功率为
 
- 公共绕组(com)电流与功率
 
- 公共绕组电流为 ,故其三相复功率
 
从而得到
将  代入,得更紧凑的形式
- 公共绕组不过载条件
 
- 公共绕组的额定(标准)容量为 。运行中应满足
 
- 将上式展开成有功、无功分量:
 
- 运行方式的判别结论
 
关键在于的符号!
- 高压与低压同时向中压侧送电且功率因数同为滞后( 与 同号, 取正),则 可能超过 ,存在公共绕组过载的风险。
 
- 高压同时向中压和低压侧送有功和滞后无功( 与 异号, 异号),不会出现公共绕组过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