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运算定律,常用公式及运算规则
逻辑运算中,只有逻辑加,逻辑乘,求反三种基本运算
逻辑代数中的基本运算定律
序号 | "或"组 | "与"组 | 定律名称 |
1 | 0-1律 | ||
2 | 0-1律 | ||
3 | 重叠律 | ||
4 | 互补律 | ||
5 | - | 否定之否定律 | |
6 | 交换律 | ||
7 | 结合律 | ||
8 | 分配律 | ||
9 | 摩根定律 |

由此,补充另外两条条重要推论,也就是后面所说的吸收律:
运算定律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所有变量A代换成一个逻辑函数Z,则代换后的等式仍然成立。
相当于换元的操作()
对偶规则


- 可以把对偶看作一种运算;
- 如果已经证明等式成立,那么等号两边同时作对偶运算后等式仍然成立
反演规则
由原函数求反函数的过程为反演

利用反演函数可以方便地求出原函数(否则需要使用复杂的摩罗根定律)
- 一个逻辑表达式中有不止一个“非”时,反演规则只能去掉最外层的一个
- 进一步化简还是需要结合摩根定律
- 摩根律比反演规则多了一个取反,因为摩根律得到的是原表达式,而反演律得到的是原表达式的非
【例】

【例】

常用公式
合并律
根据对偶规则有:
吸收律
- 标红的用分配律容易得到证明;只是对分配律还不够熟悉
冗余律
推论
逻辑代数中不存在减法和除法运算!等式两边相同的量不能随便消去
证明1:

证明2:
Case1:
Case2:
由两个Case可知,无论取何值,最后一项都会被吸收掉
所以:
关于异或与同或
这是显然的,异或和同或互为非运算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标准表达式
5种表示方法
真值表表示


函数式表示
- 式子从电路分析得出:

- 式子从真值表得出:
- 这个实际上就是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逻辑图表示

波形图表示

卡诺图表示

优势:循环码(格莱码);相邻项只有一个位变化
逻辑函数的代数法化简
理解两个标准表达式:
本质过程是:我们手上有一份真值表,要写出一个符合这个真值表的逻辑表达式
- 利用逻辑加有1则1的特性,把所有的1挑出来
- 利用逻辑乘有0则0的特性,把所有的0挑出来
标准:与-或表达式;最小项之和表达式

- 当一个函数有n个变量,最小项一定是n个变量的一个“与”项;
- 这个函数应该有 个最小项
最小项的性质:

- 输入变量的任何一组取值,有且仅有一个最小项的值为1
- 任意两个最小项相与,其结果一定为0
- 由1容易推知
- 全部最小项的和,结果为1
- 本质上就是第一个性质
- 只差一个变量不同的二个最小项,逻辑上同样称为相邻,能合并成一项,消去不同的变 量
最小项之和表达式简化形式:
本质上就是给所有的最小项一个编号便于表达
- 有非的()的记为0,否则为1
- 按照二进制编码

标准:或-与表达式;最大项之积表达式
最大项的性质:

- 任何一组变量取值仅仅对应一个最大项的值为0
- 任何两个最大项之和,其值为1
- 因为一定会有类似 的项
- 全部最大项之积,其值恒为0
- 因为一定有一个最大项为0
- 只差一个变量不同的二个最大项,逻辑上同样称为相邻,能合并成一项,消去不同的变 量
与最小项之和的对应关系:
NOTE THAT:
最大项和最小项的编号规则正好相反!
不难看出这是为了满足下面的编号上的互补关系而人为定义的


逻辑表达式化简的目标
很多时候化简并不是数学表达式最简,而是为了满足硬件的目标

例题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要求:
- 空间上相邻,逻辑上一定相邻
- 逻辑上相邻,空间上一定相邻
卡诺图中的每一个小方格对应着卡诺图中的一个小方格
二变量卡诺图(四个最小项)



三变量卡诺图(八个最小项)

此时,右边的一维表就不能满足上面的两条要求(维度不够)
四变量卡诺图(十六个最小项)

注意一下边角位置的“邻居”,比如与也是相邻的关系
对于更多变量的卡诺图,二维平面就不足以表征逻辑上的相邻关系了
卡诺图的化简





本题中,需要先将表达式展开成最小项之和的形式


- 圈1得到“与非”门
- 圈0得到“或非”门(或者“与或非”门)
- 圈0的最小项之和得到的是原函数的反函数

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化简
让我们通过例子来理解:
- 红绿灯:

- BCD码伪码:
8421码,输入不能大于9
- 在具有约束条件的逻辑函数化简中,应当充分利用约束项
- 为了化简之后的函数最简,把无关项当作0/1处理皆可
- 因为理论上,无关项不会出现;所以无关项可以任意处理


逻辑函数是否最简取决于能否找到最优的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