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51 的引脚RST是 复位 引脚,当其出现 电平时,8051进入复位状态直到RST引脚变为 电平,8051才脱离复位状态,进入程序运行状态,从ROM 0000 H 单元开始取指令并翻译和执行。
  • 解析: RST引脚是复位引脚。在RST引脚上施加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即可使单片机复位。复位后,程序计数器PC被清零,因此程序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
2. 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 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 ,其中 RAM 存储具有易失性,常用于 存放程序运行中的变量和临时数据
  • 解析: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用于存放需要频繁读写的变量和堆栈数据。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固化程序代码和不常改变的常量数据。
3. 8051 内部有 4 个并行口,PO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 ;这些端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向端口锁存器写1 ,才能正确读入外设的状态。
  • 解析: 8051有P0, P1, P2, P3四个8位并行I/O口。P0口是开漏输出结构,作输出口时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所有准双向口在作为输入前,都必须先向该口写入'1',以关闭内部下拉场效应管,使引脚处于高阻态。
4. 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片内RAM(内部数据存储器) ,其最大容量为 256字节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 后进先出(LIFO) 。堆栈寄存器SP是 8 位寄存器,存放 堆栈顶地址
  • 解析: 堆栈是位于片内RAM的一个特殊区域,由8位堆栈指针SP指示。SP是8位的,理论上可以寻址256个字节。堆栈操作遵循后进先出(Last-In, First-Out)的原则。
5. 定时和计数都是对 脉冲 进行计数,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 计数脉冲的来源不同
  • 解析: 定时器和计数器的本质都是计数器。定时器模式对内部固定的机器周期脉冲进行计数;计数器模式对来自外部引脚的脉冲进行计数。
6. MCS51单片机外部中断有低电平和 下降沿 两种触发方式,在电平方式下,当采集到 INT0、INT1的有效信号为 低电平 时,触发外部中断。
  • 解析: 外部中断可以通过TCON寄存器设置为电平触发或边沿触发(下降沿)。在电平触发模式下,只要中断引脚保持低电平,就会不断请求中断。
7. 单片机内有组成微型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 CPU(中央处理器)存储器(RAM和ROM)I/O接口
  • 解析: 单片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CPU、存储器和多种I/O接口。
8. MCS-51的指令按其功能可分为五大类: 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 、逻辑运算类指令、位操作指令、控制转移指令。
  • 解析: 这是MCS-51指令系统的标准分类。
9. CJNE <目的字节>,<源字节>,rel属于五大类指令中的 控制转移 类指令,其操作码助记符含义是 比较不相等则转移
  • 解析: CJNE (Compare and Jump if Not Equal) 先比较两个操作数,如果不相等,则执行相对跳转。它属于程序流程控制指令。
10. MCS-51 的PO口作为输出端口时,每位能驱动 8 个TTL负载。
  • 解析: P0口为开漏输出,在接上拉电阻后,其灌电流能力较强,可以驱动8个LS TTL负载。而P1/P2/P3口可以驱动4个。
11. 单片机中断系统中共有 5 个中断源;当它们处于同一优先级并同时申请中断时,最优先得到响应的中断是 外部中断0
  • 解析: 标准MCS-51有5个中断源。在同一优先级下,按自然优先级响应,顺序是:外部中断0 > 定时器0 > 外部中断1 > 定时器1 > 串行口。
12. 在MCS-51单片机内部RAM中,20H~2FH存储空间为 位寻址区 ,30H~7FH存储空间为 字节寻址区(或用户RAM区)
  • 解析: 这是内部RAM的地址空间划分。20H~2FH的16个字节,共128个位,可以进行位操作。
13. 计算机系统或单片机都是通过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三总线连接内部各功能模块的。
  • 解析: 这是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通过三总线实现CPU、存储器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交换。
14. 运算器是由 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及其他寄存器 等几部分组成,用来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解析: 运算器是CPU的核心,主要由ALU、累加器A、寄存器B、程序状态字PSW等组成。
15. MCS-51 的堆栈,可以通过软件修改堆栈指针的内容在 内部RAM(片内RAM) 开辟的一块存储空间。
  • 解析: 堆栈的位置和大小是灵活的,程序员可以通过 MOV SP, #xxH 指令来设定堆栈的起始位置。
16. MCS-51有 4 个工作寄存器区,它们的地址范围是 00H~1FH
  • 解析: 共有4组工作寄存器区,每组8个寄存器(R0-R7),共32个字节,地址从00H到1FH。通过PSW中的RS1和RS0位选择当前使用哪一组。
17. DJNZ <操作数>,rel属于五大类指令中的 控制转移 类指令,其操作码助记符含义是 减1不为0则转移
  • 解析: DJNZ (Decrement and Jump if Not Zero)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循环控制指令。它先将操作数减1,然后判断结果是否为0,如果不为0则执行跳转。
18. 微处理机的寻址能力(范围) 山 地址总线的位数 决定。若某单片机有14根地址线,则它可寻址的存储器范围为 16K
  • 解析: 寻址范围 = 2^地址线位数。2^14 = 16384。因为 1K = 1024,所以 16384 / 1024 = 16K。
19. MCS--51单片机中,通用内部RAM中的位寻址区是 20H~2FH ,它们的位地址范围是 00H~7FH
  • 解析: 重复第12题。字节地址20H~2FH的16个字节,共128个位,被映射到位地址00H~7FH。
20. 程序计数器指针是 PC ,堆栈指针是 SP ,数据指针是 DPTR
  • 解析: 这分别是三个重要指针寄存器的缩写。PC(Program Counter), SP(Stack Pointer), DPTR(Data Pointer)。
21. 外设(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或单片机)必须通过 I/O接口 进行信息传送,输入口必须具有 三态缓冲 功能,输出口必须具有 锁存 功能。
  • 解析: I/O接口是CPU与外设的桥梁。输入时,需要三态门来隔离总线;输出时,需要锁存器来保持CPU送出的数据,因为CPU的速度远快于外设。
22. P0、P1、P2、P3四个均是 8 位的口,其中P0的第二功能是 分时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AD0-AD7) ;P2口的第二功能是 高8位地址总线(A8-A15)
  • 解析: 这是I/O口的复用功能。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P0和P2口会自动切换到第二功能,用于提供地址和数据。
23. 8051 单片机片外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是 PSEN ,数据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是 RD
  • 解析: PSEN (Program Store Enable) 用于选通外部ROM。RD (Read) 用于选通外部RAM。
24. MCS-51单片机有7种寻址方式,分别是: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位寻址
  • 解析: 这是MCS-51指令系统支持的7种基本的寻址方式。
25. 循环结构程序中循环控制的实现方法有 计数控制法条件判断法
  • 解析: 计数法通常用 DJNZ 实现固定次数循环。条件判断法通过 CJNE 或其他条件转移指令判断循环是否结束。
26. 如果系统晶振频率为6MHz,则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1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131.072ms。若系统晶振频率为12MHz,则最大定时时间为 65.536ms
  • 解析: 最大定时时间 = 2^16 × 机器周期。
    • 6MHz晶振:机器周期 = 12 / 6MHz = 2µs。最大时间 = 65536 × 2µs = 131072µs = 131.072ms。
    • 12MHz晶振:机器周期 = 12 / 12MHz = 1µs。最大时间 = 65536 × 1µs = 65536µs = 65.536ms。
27. 定时时间与定时器的 初值晶振频率 有关。
  • 解析: 定时时间 = (计数值) × (机器周期时间)。计数值由定时器初值决定,机器周期由晶振频率决定。
28. SCON 的SM2是多机通信控制位,若置SM2=1,则允许多机通信。多机通信时串行口应运用于方式 2 和方式 3
  • 解析: 方式2和方式3支持9位数据通信,第9位(TB8/RB8)通常用作地址/数据标志,配合SM2位可以实现多机通信功能。
29. 若8位D/A 转换器的输出满刻度电压为+5V,则该D/A 转换器能分辨的最小电压变化为 19.53mV ,当输出数字量为58H时,对应的输出电压为 1.72V
  • 解析:
    • 分辨率 = 满量程电压 / 2^位数 = 5V / 256 ≈ 19.53mV。
    • 58H = 88(十进制)。输出电压 = 数字量 × 分辨率 = 88 × 19.53mV ≈ 1718.6mV ≈ 1.72V。
30. 若ADC0809 UREF(+) = 5V,输入模拟信号电压为2.5V时,A/D转换后的数字量是 80H。若A/D转换后的结果为60H,输入的模拟信号电压为 1.88V
  • 解析:
    • 数字量 = (输入电压 / 参考电压) × (2^8 - 1) = (2.5V / 5V) × 255 = 127.5。取整为128,即80H。
    • 60H = 96(十进制)。输入电压 = (数字量 / 255) × 参考电压 = (96 / 255) × 5V ≈ 1.88V。
Loading...
Z_cosy
Z_cosy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
公告
🎉Welcome to Z-cosy🎉
-- 食用指南 ---
目前只有课程笔记以及电控学习笔记
陆续会整理更多内容!